2004/11/11

七百八十八分之一的感動
分類:開卷有益



我的第一本書「七百八十八分之一的感動:世界遺產紀行」終於要出版了!這幾年來,我一直勤於筆耕,不僅紀錄自己的心情,也紀錄旅途中的所見所聞,但對於出書,始終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,因為前幾年也有機會出書,但沒想到卻「寫倒」一家出版社,有了這個慘痛教訓,便把「火力」集中在報紙及雜誌寫作上,總想累積夠多之後再去想出書的事情。

如今,面臨即將出書的兩個感想是:第一、只要堅持去做,夢想是會成真的;第二、感謝身邊的朋友幫忙,從構想、編輯、推薦序、書名,甚至到未來的行銷,都是朋友大力相助的成果,而我只是個寫了字,拍了照,就能坐享其成的幸運兒。

古人說:「立言、立德、立行」,我德、行皆有待努力,但期待所著的言,真能影響一些人,包括對旅行的看法,以及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態度,不過說真的,那是條漫漫長路呢!



【自序】 從太魯閣出發

我第一次開始自助旅行是在一九九八年的夏天。

那年,鳳凰花依舊在時序輪替中,如往常一般在六月盛開,我剛通過研究所最後階段的口試,如願以償的拿到畢業證書,為了犒賞自己的辛勞,我選擇以旅行作為學生生涯的結束,沒想到卻染上了至今戒也戒不掉的旅行癮。

我喜歡背著大背包去旅行,體會各地的風土民情,尤其是人們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。台灣人對他們多半都有誤解,以為那裡不是貧窮,就是戰亂,總覺得自己之於他們會有股莫名其妙的優越感,但事實上,那裡的人、事、物反而都能讓人反璞歸真,對於自己的生命與手中所擁有的,有著最原始質樸的對照與體會。旅行經驗累積到現在,造訪過十四個國家,而有些國家又不只去了一次,每次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動。

在那一年,除了開始旅行外,我也開啟了另一種生活,開始在東部花蓮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當義務解說員,利用假日的時間,從台北到花蓮,和民眾分享自己在國家公園裡的觀察,包括自然的奧秘與人文的足跡。

如今回頭顧盼,當初看來毫不相干的兩件事,卻似乎從那一年開始慢慢地趨於交集,同時影響我的生活。

這話該怎麼說呢?

其實剛開始的自助旅行,純粹只是想出國開拓眼界,接觸不同的文化衝擊與洗禮,自己並沒有目的或是存在任何主題,所以對於一切的事物,我都感到極大的興趣。但是隨著次數的增加和累積,我漸漸發現,除非用一輩子在旅行,否則世界之大,實在很難面面俱到,一定要找到一個重點,當作旅行的主軸,不僅方便蒐集資料,對於旅程也更能妥善安排,甚至在必要時做出取捨。

而就是因為當解說員的這層關係,對於歷史及自然原本就有興趣的我,毫無意外的選擇世界遺產作為我旅行中的主題。

也許你會問,什麼是世界遺產呢?

其實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數千年,和悠悠邈邈的自然歷史及亙古至今變化不大的地理景觀比較起來,實在是微不足道。除了自然景觀外,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,亦留下了許多呈現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景觀上的卓越典範。不僅反映代表某一文化的傳統聚落或土地使用,更讓傳統理念、信仰藝術等透過這些典範,直接或間接的和現代人產生連結。

因此,為了保護並發揚這些典範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《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條約》,將自然遺產(指觀賞、學術或保存方面,具有普遍性價值的地形、生物或景觀之地區)及文化遺產(指構造優異、作工細緻且具有普遍性價值的各種人類紀念性構造物、建築或遺址等)標準化,訂定明確「世界遺產」的要件,以作為全人類共同的資產,甚至再加上所謂口述與無形的人類遺產,像是戲劇、音樂等等。截至目前為止,經過審核確定的世界遺產共有788處,目前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是西班牙。

其實看看這樣的標準,擁有一流變質岩峽谷、豐富生態資源以及人文歷史的太魯閣國家公園,也絕對夠資格登上世界遺產的名錄。只可惜我們並非聯合國會員國,這樣世界級的景觀無法列名其中,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,因為太魯閣的關係,我開始有勇氣及渴望走向世界。此書記錄了我在八個不同國家旅行時所造訪過的世界遺產,有些也許你耳熟能詳,有些也許是第一次聽到,但都希望透過文字能夠開啟一扇窗,開啟一扇喜愛旅行,通往世界的窗。我從太魯閣開始,你選擇從哪裡開始呢?